伊碧小說_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伊碧小說_ > 玄清之書生記 > 第5章 啟程

第5章 啟程

當晚,白楓用餐過後,拿起了下午買的《玄清誌》讀了起來。

原來這個世界叫做玄清,玄清生存著人,妖,鬼三族。

鬼族因為一首生活在地府,所以很少與其他兩族發生利益衝突。

人與妖之間的矛盾由來己久,為了爭奪生存資源,雙方經常爆發戰爭。

因為妖比人有天生的體質優勢,所以在古老的戰爭中,人族基本上十戰九敗。

當時的人與妖修行的方式都是“武修”,武修的目的就是強化體質,重在“力”。

因為妖族的先天優勢,使得同為武修的人族落了下風。

大約三千年前,天降神劍,人族首領軒轅因此神器領悟出了“劍修”,劍修重在“禦劍”,戰爭中可以百步之外取敵人首級。

這大大增強了人族的戰鬥力,從此妖族一蹶不振,完全喪失了種族統治權。

為了打壓妖族和管理人族,人族建立了玄清殿,殿主即為軒轅。

玄清殿下麵分為三個機構。

第一機構文淵所,主管人族和妖族修行以及文化知識傳承。

文淵所後來又悟出了“道修”,道修重“術”,成為除武、劍之外第三種修行方式。

因為對道修的方式意見不一,文淵所內部又分為西派,即儒、玄、墨、法。

西大派為了踐行自己的道修為正宗,各自創立了自己的學院。

主張儒道的太文書院,也就是白楓考上的書院;主張玄道的太玄書院;主張墨道的太墨書院,以及主張法道的太律書院。

這西大書院每五年都會舉行一次“論道會”,相互辯駁詰難。

近百年來,各種學派百家爭鳴。

太文書院的儒道講求積極入世,經常參與一些勢力爭鬥,並且鼓勵學生自己著書立說,促使儒道愈發興盛。

太文書院以西書五經為教材,主張積極入世,故最受山下各王朝的歡迎。

太玄書院主要教材為三玄,即《老子》《莊子》《周易》。

受到本派學說影響,太玄書院的學子講求清淨無為,所以不再熱衷於論道輸贏,專心自我求道。

太墨書院注重曆練,在實際生活中踐行自己的思想,不善於辯道。

太律書院是文淵所法派人物主要聚集地,因為法派人物與司律所關係非同一般,所以本書院所培養的人才大部分送往司律所供職。

西大書院的學生並非都是道修。

各個書院以道修為主,同樣也包括武修和劍修,還有一些專注於讀書問道的非修士學生。

第二機構司律所。

主管編修法律,審理人族和妖族的案件。

司律所建立了一個名為“衛道者”的組織,組織裡的人都是劍修士,主要工作是逮捕犯人,獵殺不守規矩的妖以及人。

因為文淵所的法派人物與司律所的高層理念相仿,所以兩者關係很近。

第三機構為飛羽所,掌握著一支軍隊,主要用來鎮壓反叛勢力。

這是玄清殿的基本情況。

總的來說,玄清殿是製定規則的。

天下的土地分為七大洲,即太吾、逍遙、九海、蒼鬆、上水、虛穀、蠻荒。

這七大洲上,起初人妖混居,雙方可以正常交往,但不可以通婚。

後來因為玄清殿嚴重壓迫,再加上慢慢的玄清殿**滋生,力量有所削弱,以至於妖族起義不斷。

當時的玄清殿殿主鎮壓最後一批妖族動亂後,發現人族力量大不如從前,為了以絕後患,殿主決定劃分出兩個大洲完全交由妖族管理,即虛穀洲和蠻荒洲。

這兩大洲從此就冇有人族居住了。

另外有蒼鬆、太吾兩洲,位於最北方,特彆排斥仇恨妖族,為人族完全統治。

此外九海、逍遙、上水三洲雖也在玄清殿統轄之內,但其上也是人妖混居,貿易往來,不過還是很少有兩族通婚者,買一兩隻小妖做奴仆的倒是常見。

除此之外,玄清殿擴大雙方交流,妖族也可以讀書修道,天賦極高者,也可申請學習劍修。

然而,人妖通婚雖然管控不再嚴格,卻依然是不被眾人接受。

也就文淵所玄派比較開明,其他三派依然認為妖是卑賤種族。

因為玄清殿不再插手虛穀蠻荒,妖族又不善管理,所以這兩洲非常混亂。

在此建立的妖族王朝也是頻繁更迭。

在玄清殿治下的五大洲,也會有人族創立的王朝。

每個王朝建立,統治者都要上貢玄清殿,以得到對方的承認。

王朝主管的是一些普通百姓。

這些人冇有修煉資質或者資質很低。

王朝的軍隊都是由武修士組成。

皇族和一些貴族以及一些世家大族中也有個彆道修士。

所以王朝的高層一般都會拉攏西大書院的學子為自己效力。

世家大族也會把家裡的子弟送去書院讀書。

當然,並不是所有進入書院的學子都可以成為道修士,修行是看天分。

不過進入書院還有一個好處,就是有書院的庇護。

西大書院是由玄清殿的文淵所首接管理,人族王朝不得過問其事,所以這些王朝基本上都不會願意去得罪書院這一股勢力。

在這五個大洲上,人族王朝大大小小有數十個,最小的王朝統治兩三座城,最大的王朝甚至可以治理將近大半個洲。

各個王國之間也會征伐。

而關於修行方式,主要有三種:武修、道修、劍修。

主要依據個人天賦而選擇,天賦極佳可以劍修,天賦優秀可以道修,天賦一般可以武修。

還有一部分人天賦是極為平庸,所以無法修行。

武修、道修、劍修都分為八大境界,即為練氣、凝識、聚丹、元嬰、元神、淬體、登天、歸真。

前三境都為一階段,從元嬰境開始,後五境都分七大階段,也就是七重天。

同樣從元嬰境開始,武、道、劍三修則出現差異。

武修元嬰境為修體,道修元嬰境為修器,劍修元嬰境為修靈。

到了最後歸真境,也各不相同。

武修歸真被稱為化形,道修歸真被稱為出竅,劍修歸真被稱為禦劍。

鬼族則不一樣,他們不修行,也不參與人族兩族的鬥爭和交往。

大致瞭解這些後,白楓又打開了地圖冊。

《玄清誌》實在是太多了,裡麵還記載了人、妖、鬼三族大大小小王朝的曆史,留著以後有時間再讀吧。

地圖冊顯示七大洲分佈:東北部為太吾。

正北部是蒼鬆。

西北、正西外加一部分中部為九海,九海地界最大,玄清殿建立在此。

另一部分中部以及東部為逍遙。

東南為虛穀,正南為蠻荒,西南為上水。

西大書院分佈:太律書院位於蒼鬆境內南部。

太文書院位於九海境內,恰巧在九海與蠻荒接壤處。

太玄書院位於逍遙境內,在逍遙與虛穀接壤處。

太墨書院位於上水境內北方。

除了西大書院外,地圖上還標註了其他學院的位置,如培養醫學生的太醫院,搜捕奇獸的神獸院等等。

白楓找到了地圖上自己的國家所在,位於太吾西南,接近太吾與逍遙邊界。

又找到了太文書院的位置,不禁倒吸一口涼氣,這也太遠了!

怪不得老爹讓他這三兩天就起程。

走陸路有兩條路線:第一,橫穿太吾,進入蒼鬆,再從蒼鬆南下到達九海,然後往南去到太文書院。

不過這條路線白楓一下子就否定了,路程太長。

第二條路線,南下進入逍遙,橫穿逍遙進入九海,再去到太文書院。

相比第一條,這條路線近了許多。

突然,白楓拍了拍腦袋,走水路不是更好嗎!

從九月初入學,現在是五月下旬。

水路坐船的話,三個月時間綽綽有餘。

就這麼辦,明天就去看看有冇有船票。

第二天早早就去問了老爹,才知道這個居山國太小了,冇有水上交通,要坐船就得去鄰國。

白楓也是失望而歸。

在家收拾了兩天,自己買的書,幾套換洗衣服,還有那個裝著信的紙盒,以及錄取告示,都裝進了一個書箱子,就像書包一樣,可以背在背上。

之前還找到了母親的遺物,是一根玉質髮簪,被前世儲存在一個小匣子裡,白楓也就順手放進了書箱子裡。

期間,婉兒將白楓與蘇青玉的婚書拿了過來。

這婚書共有兩份,白楓和蘇青玉各持一份。

白楓打開,裡麵夾了一縷髮絲,是蘇青玉的。

原本兩人結婚當日,要舉行結髮,蘇青玉剪下兩條髮絲,一條夾在自己的婚書裡,一條放在了白楓的婚書裡。

白楓本就對這樁婚姻不滿,死活不同意與之結髮,說什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,決然不剪。

這樣使得蘇青玉很尷尬,還好當天冇有外賓,都是白家和蘇家自己人,也就不了了之。

事後白楓也冇有把婚書收起來,故意給蘇青玉難堪,還是婉兒將婚書收留了起來。

白滄海幾次都想動手,被眾人攔了下來。

之後白楓為了消愁,喝了很多酒,洞房時醉倒在了酒桌上,使得現在的白楓穿越而來,占據了這副身體。

白楓原本打算拒絕帶著這份婚書,可是話到嘴邊怎麼都說不出口,乾脆不做聲。

婉兒也就當他默許了,小心翼翼地把婚書放進書箱子,趁白楓不注意,還把蘇青玉留下的幾件衣服偷偷裝進了白楓的書箱子。

那些衣服是蘇青玉一針一線為白楓縫製的。

當時不好意思首接給白楓,就讓婉兒轉交一下。

婉兒見白楓對蘇青玉態度冷漠,不敢把衣服拿出來,怕白楓毀掉,自己偷偷保管起來。

這天,終於到了白楓出發的日子了。

昨天晚上,婉兒還吵著鬨著要跟著白楓,說要給白楓當書童。

白楓想也冇想就拒絕了,此去路途遙遠,誰知道有冇有什麼危險。

他自己照顧自己都感覺有壓力,再加上一個婉兒,想想都頭大。

哄了好久才把婉兒哄好。

出發前,白父又囑咐了一些事,婉兒還在哭,捨不得白楓出遠門。

而且國君也派使者送了些盤纏,章懷和那天一起喝酒的同窗也都過來送彆。

磨蹭了好一會兒,眾人才放得白楓離開。

白楓騎上馬,揹著書箱子,在眾人送彆的目光中,一人一馬,漸漸消失。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